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主题教育】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精神

【来源:党委宣传部 | 发布日期:2023-07-08 】

7月6日,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扩大会,围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专题学习。省委教育工委主题教育第六巡回指导组冯龙成列席会议。学院党委书记陈立中主持会议并作主旨发言。

7.png

陈立中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题作主旨发言。陈立中指出,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深刻把握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陈立中阐述了“四大关系”,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上是高度契合、在传统与现代关系上是相互赋予、在中国与西方关系上是精神独立、在中国与马克思主义关系上是双向奔赴。

陈立中强调,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贺信精神,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要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厚植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底蕴、文化内涵、文化价值,全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擦亮“航标灯”精神和“铺路石”品格、禅武文化、社团艺术、国防交通等特色品牌;要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加强文化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着力建设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爱琴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题,围绕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躬行实践三方面作专题辅导。她表示,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要在创新中讲好中国故事、中国道理、传播好中国声音。赵爱琴通过校友故事、“三下乡”社会实践、“百年党史”社会实践、“家风家训”实践活动等进一步阐释学院躬行实践,积极投身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学院副院长刘越琪、熊嘉逸作研讨发言。刘越琪指出,要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培养学生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未来中国;从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传统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中来教育学生理解祖国统一的必然性;从深刻领会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传统中增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信心。他从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三教”改革,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打造高水平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谈具体举措。熊嘉逸结合学院章程中关于文化传承创新的内容,就落实文化传承创新谈思考。她指出,要依托中华文化传承基地·禅武中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通过发挥思政课堂主阵地作用、创新第二课堂活动及形式等方面多措并举让红色文化传承教育提质增效;要加强交通文化建设,弘扬“航标灯”精神和“铺路石”品格。

8.png

与会成员结合工作实际交流发言。院长罗毅指出,要弘扬“航标灯”精神和“铺路石”品格,体现文化的代表性;要融汇贯通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劳动教育等,做到“五育”并举,体现文化的共通性;要结合各二级学院专业背景,从营造教学楼的文化氛围、实训楼的科技氛围等方面鼓励文化的多样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志平指出,要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坚持理论与实践互动统一,强化立德树人工作的感染力;要讲好红色故事,坚持历史与现实相互观照,增强立德树人工作的吸引力;要抓好红色传承,坚持教学与育人有机融合,提升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效性。中职教育部(教育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何博欣围绕打造外部育人环境、构建品牌育人体系、推进系列育人活动谈重新激发校园文化活力的设想,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开展东南亚汉语教学实习工作谈串联人才培养与中外合作交流的设想。工会常务副主席秦胜利谈工会在建好教育、关爱、活动平台方面的具体实践,并表示将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多做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激发动力的工作,使广大教职工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服务。

陈立中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单位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常学常新、常做常练,深刻理解其理论思维、精神实质、实践要求;要全面加强各项工作活动,在推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项目、活动等方面深挖细究文化的底蕴、文化的内涵、文化的价值,做到久久为功;要进一步做好主题教育工作,做到理论学习不放松、调研报告再深化、检视整改真落实、建章立制固长远。